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 > 法院文化

三尺判台担道义 一支判笔写忠诚一名普通法官三十年的坚守

来源:   发布时间: 2015年03月16日

  

  三尺判台担道义  一支判笔写忠诚

      一名普通法官三十年的坚守

  --朱韬同志事迹材料

  朱韬,男,1957年9月出生,汉族,中共党员,大学文化,现任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副科级审判员。该同志坚守一名法律人追求公正、追求和谐、追求卓越的“法治梦”,30年如一日,躬耕三尺判台,用心倾听案卷上的每一声叹息与期盼,播撒人间正义,用公正司法扶正祛邪、扶弱救急,以3000多件案件的定分止争写照一名普通法官的为民情怀。先后被荣记个人二等功一次、三等功两次,多次被评为法院“先进个人”、 “优秀共产党员”、“民事调解工作先进个人”、“办案能手”等荣誉称号。

  一、坚守正义,秉公执法,把法律条文的至刚至阳融化为个案的至公至正

  案件进了门,双方都找人,试图以名目多样的方式影响法官的判断,每名法官都经常面临着诱惑或威胁的考验。固守审判台的公正,捍卫国徽下的神圣,一个好法官,就应当是一方公平正义的净土。朱涛同志以每年百余起结案诠释了他的信念和执着,把法律条文的至刚至阳融入到每一次庭审、每一份判决,做到案案都是公正载体。他常说“群众的事,无论大事小情,都是群众的难事,标的额无论大小,都是群众的切身利益,到了法院都事关法律的公正”。在一起货款纠纷案件中,当事人杨某购买了开发区某企业一台机器设备,以设备不合格为由拖延付款。案子到了法院后,本就心虚的杨某托张山找李四,又是请客又是送礼,遭到婉拒后,杨某或明或暗地以人身威胁向朱涛同志施压,但朱韬同志不为所惧,充分释法后,坚持扣押设备进行鉴定。杨某无计可施主动提出和解,并当庭履行给付义务。他事后说,“没见过你这么一根筋的人”。朱韬同志笑笑说:“欠账还钱,合理合法,我如果收了你的礼,打折扣的不仅是法官的人格,更是法律的公正”。

  二、心系群众,真情为民,以司法过程的至大至刚彰显司法者的至真至纯

  法槌的举落之间,可能是一个家庭的拆或和、邻里之间的仇或睦。多年来,朱涛同志一直从事民商事审判,处理的大多是群众的家长里短,见证百姓的悲欢离合、恩恩怨怨。多少次睡梦中都是群众的苦与乐、喜与悲,这也使他始终从心底去认知群众,把当事人当亲人,用真心、真情、真干去感动他们,以一次次的握手言和、破镜重圆、破啼言欢诠释了“不仅要审结案件,更要事了人和”的人民法官为人民的至真至纯情怀。2012年,一对年逾80的老夫妇因赡养问题将一儿三女告上法庭,三个女儿与父母积怨较深,几十年不与父母往来,最小的儿子虽与父母同住,但经常发生争执。几经社区居委会、派出所介入调解,家庭关系并未改善。 在办案过程中,朱涛同志几次带着书记员到几名被告家中走访,不是吃过闭门羹,就是遭遇冷言冷语。为此,朱韬同志想尽办法与被告沟通交流,被告也渐渐被他的真诚努力所打动,四名被告中性格最倔强但也最具号召力的大女儿主动表态,愿意尝试改善与父母的关系,并尽可能劝说弟弟妹妹。该案最终以调解结案,重归家庭和睦。

  三、爱岗敬业,甘于奉献,在平凡岗位上尽非常力激扬法律人的至爱至诚

  在平常岗位上尽非常力,在非常形势面前持平常心。朱韬同志从踏出学校门口至今,默默无闻、常年如一日奋战在审判岗位,如今他带出的徒弟都已经走上领导岗位,他仍是一如既往、无怨无悔地工作在第一线,发挥着一名老法官、老党员模范带头作用。在法院集中清理积案期间,他和年轻法官连续两年半没休过一个双休日,早加班、晚间点,一出差就是半月二十天。2012年8月,他和另一名法官带了8个案子到南方出差,一去就是一个月,跑遍大半个江南,顺利将案件办结,回来时整整瘦了8斤多。长年高强度工作使他累倒在病床上,不得不进行手术治疗,同事们去探望,他心里依然惦念的是手头未办结的案件,念念不忘地问“这几天我预备开庭的案子都安排妥当了吗”?作为一名有经验的老法官,经常主动要求承担审理疑难复杂案件,按他的话说“我在前面给同志们趟趟路”。他办理的多起新型疑难案件被作为典型案例在电视台播出。他不仅干在第一线,而且满怀对法律的热爱,坚持不懈地学习,他常说“口袋不空立起来”,撰写的案例分析多次在报刊上发表,其中信用证押汇案被最高院在《人民法院案例选》上刊出,在法院系统引起强烈反响。

关闭
版权所有: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:鲁ICP备13032396号
地址:山东省烟台市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衡山路20号 电话:0535-6098000 案件咨询:12368,纪检监督:0535-6098033 ,投诉信箱:ytkfqfy@yt.shandong.cn 邮编:264006